网站出租

带首页排名及流量

With home page ranking and traffic

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济南律师案例 > “离婚冷静期”是否限制离婚自由?

“离婚冷静期”是否限制离婚自由?

离婚作为一个敏感又具有争议性的话题,一经提案便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。其中,不支持离婚冷静期的观点占据大多数。究竟是什么引得网友如此抗拒呢?本文将从法律角度解读“离婚冷静期”。

    2020年5月28日表决通过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(以下简称《民法典》)中设立了离婚冷静期。

    离婚作为一个敏感又具有争议性的话题,一经提案便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。其中,不支持离婚冷静期的观点占据大多数。究竟是什么引得网友如此抗拒呢?本文将从法律角度解读“离婚冷静期”。

    1.什么是“离婚冷静期”

    (1)“离婚冷静期”的法律规定

    用通俗的话讲,离婚冷静期是新的民法典为离婚增加了一道门槛。夫妻双方若想离婚,首先向婚姻登记机关提起离婚登记申请,经过30日的冷静思考后,夫妻双方明确离婚乃郑重决定所得而非一时冲动,便可在冷静期后的30日内领取离婚证。

    所以,离婚冷静期实则最长可达60日。

    (2)“离婚冷静期”的立法背景

    “离婚冷静期”的大背景,是国内离婚率的连年激增。放眼国际,“离婚冷静期”并非我国首创。在《民法典》发布之前,法国、苏联、加拿大、英国、韩国等均对“离婚冷静期”做过相关规定。面对逐年攀升的离婚率,设置“离婚冷静期”,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公共政策。

    5月23日,全国政协委员、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表示:“离婚冷静期设立的出发点,是让当事人慎重地、考虑成熟后再行使自己离婚的权利,不要因为一时的吵架、头脑发热,就拆散了一个家庭。”

    总而言之,“离婚冷静期”的设立初衷就是避免冲动离婚,让那些对婚姻权利和义务缺乏认识的夫妻,有一段足够冷静思考、妥善抉择的时间,进而降低离婚率,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。

hunynlvshi (50).jpg

    2.“离婚冷静期”是否限制离婚自由

    网络上铺天盖地反对“离婚冷静期”的声音,主要是认为国家提高离婚门槛,侵犯了离婚自由,设立冷静期可能会导致转移财产、打击报复甚至滋生家庭暴力。然而离婚冷静期并非单纯限制离婚自由。设置“离婚冷静期”并非“禁止离婚”。

    我们都知道,离婚是一个很慎重、很严肃的事情,要避免随意性。但实际上,到婚姻登记处办理协议离婚的夫妻,虽一部分夫妻相较冷静,是经过反复思量、慎重考虑的,但另一部分夫妻确实是很冲动,两个人吵架,谁也不服谁,就要去离婚。到民政部门以后,对协议离婚的内容并不清楚,也不知道它能产生什么效力,只知道要解除婚姻关系,而针对双方达成的财产协议、财产分割协议、子女抚养等并不了解。男女双方智力水平、社会经验、文化水平、家庭地位的不同,会导致他们对协议离婚法律后果的认知产生一些偏差。现阶段在民政部门办理离婚,双方都属协议离婚,程序太简单,离婚太自由。在这种情况下,给预备离婚者设置一个冷静期,有助于避免因冲动导致的不良后果。

    所以,离婚冷静期制度的设计就是要用时间来保证离婚的意思是真实的,其真实性应当包括两个内容:一是离婚本身是双方真实意愿,二是关于财产分割、子女抚养等协议双方已达成合意,同时给当事人一个月时间反悔的可能。离婚冷静期制度既符合婚姻家庭制度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,同时也完善了我国的离婚制度。

    但新法规的实施仍需要配备更加完善的相关制度、需要大幅度的细化操作。从而使得离婚冷静期制度的设置更加合理,更加符合民众内心需求,获得民众赞同。

hunynlvshi (49).jpg

    3.“离婚冷静期”的适用范围

    有网友提出担忧:“如果是家暴导致的离婚,受害者已经无法忍受,结果去离婚还要30天冷静期,这不是保护施暴者么?”

    婚姻登记机关是协议离婚的受理主体。故,离婚冷静期制度仅适用于协议离婚的情形。

    因家暴等原因提起的诉讼离婚,并不适用离婚冷静期制度。

    法律小结:

    有人说:离婚的上一个步骤便是结婚。结婚的大门如此敞亮,离婚的枷锁却变得沉重。离婚冷静期制度的顺利通过,相应的离婚率也将有所下降,但紧跟着人们结婚的意愿也会更加“冷静”。


上一篇:假离婚的法律风险有哪些?应该如何规避呢?

下一篇:“网络遗嘱”不属于《继承法》中规定的自书遗嘱!

查看更多案例

张继海律师

山东 济南山东海扬律师事务所
13260161770
热门知识